抓项目、稳投资、促升级,发改人在行动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    阅读次数:2020  发布时间:2020-04-10

  重大项目一头连着地方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群众民生福祉。为将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正全力以赴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稳定有效投资,切实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稳定有效投资,聚焦目标导向鲜明

  从最近陆续发布的信息来看,各地的投资计划既有5G等新基建,也有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医疗设施、公共卫生等民生工程建设,以及生态环保建设。这些投资方向基本属于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和提升增长动能的建设领域。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既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提振市场信心,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日前,贵州省重大工程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9个市州同步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重大工程项目583个,总投资1450.90亿元。“此次集中开工项目对于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意义重大,投向明确、导向鲜明,必须抢抓机遇、大干快上,以开补欠、以开补短。”贵州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少波介绍。据悉,本次贵州省集中开工项目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聚焦基建强基础开工“六网会战”项目351个、总投资637亿元,其中5G等新基建项目49个、总投资104亿元;二是聚焦产业增动能,共开工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107个、总投资165亿元,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52个、总投资163亿元,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项目45个、总投资382亿元;三是聚焦民生补短板,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共开工公共卫生、大健康等项目28个、总投资104亿元。

  浙江省优先支持新冠肺炎防控设施项目建设。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项目建设。加强确诊病例尤其是重症患者集中救治能力建设,支持紧急建设或省级改造感染病例集中收治医院(病区),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支持地方加快病毒核酸检验实验室改造升级,配置检测工作必需设备,优先申请安排中央投资补助30%。加快谋划实施重大项目,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四大”建设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加快推进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民间项目投资。大力实施“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以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谋划实施一批数字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大产业项目。

  针对疫情影响,江西省全力以赴抢时间、保进度、强弱项、补短板,系统梳理了重大项目复工、重大项目开工、前期工作进度、突出问题破解、政策保障措施等5个清单,对开工复工、前期工作情况分别实行日调度、周调度,建立突出问题协调解决长效机制,推动实物工作量基本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建立省领导挂点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将项目建设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实行及时奖励、定期督查。瞄准疫情期间暴露的短板和展现的机遇,新增储备重大项目4958个,其中公共卫生体系项目557个、应急物资储备项目74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30个,特别是谋划储备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今年将建设5G基站2万个。

  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坚持目标导向,精准有序组织推进。一项目一方案、一工地一办法,把疫情影响延误的工期抢回来,把一季度缺口的投资补回来。据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许碧瑞介绍,为确保完成年度重点项目投资任务,福建省发展改革委进行了重点项目进度盘点,提出的分阶段工作目标:3月底前所有在建省重点项目全面满负荷复工;6月底前实现重点项目按序时进度要求的半年投资任务和建设进度目标,第二季度要力争完成1880亿实物投资量;下半年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和进度目标,尽全力争取超额完成,315个项目建成投产,554个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

  安徽省政府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着力谋划推进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同时,积极谋划推进5G基建、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围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着力谋划推进生态环保建设项目。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谋划推进社会事业、民生工程项目。为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还新增安排公共卫生类项目共168个,年度计划投资213.6亿元。据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安徽将按照中央“六稳”要求,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能耗指标围着项目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路径走“三个走”工作机制,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着力抓好续建项目、新开工项目和储备项目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好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不缺位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要素保障水平。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推出了“小资金、大带动”“拓展存量创造增量”新举措,加快与疫情抗争、与时间赛跑,精心组织、提前下达全省第一批1.5亿元重大项目前期费,提速全省75个2700亿元投资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助推甘肃全省重大项目加快投资建设,确保取得抗疫情和稳增长双胜利。据介绍,甘肃省发展改革委按照“提前一个月谋划、提前一个月下达、提前一个月到位”的工作速度,谋划安排了1.5亿元的第一批重大项目前期费,重点支持对稳定一二季度投资短期效应显著、对助推三四季度快增贡献突出的脱贫攻坚、生态产业、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的重大项目,既加大应急物资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补短板方面的支持力度,又着眼于布局新基建和“十四五”的重大工程,把眼前应急与长期谋划相结合,把小支持和大收获相统一,尽最大努力把疫情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江西省强化用地保障,建立健全增减挂钩、应保尽保、先行使用等三大机制,实行存量消化与新增用地相挂钩,对省级重大项目合理用地需求应保尽保,对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医疗防疫物资生产项目用地允许先行使用。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国家提前下达的地方专项债券额度527亿元资金拨付率达99.8%。创新推出“春润行动”、“复工保”等项目金融产品,设立额度为400亿元的“抗疫情补短板”政策性融资专项。强化防疫物资保障,将重大项目复工开工所需防疫物资纳入地方保供范围,统一调配口罩用于保障重大项目复工复产。

  为抢回补回重点项目受疫情影响造成的损失,福建省发展改革委积极提供钢材水泥等施工材料保障服务,促进项目持续巩固提高施工负荷,确保实现年度建设投资任务和进度目标,同时推动钢材水泥制造企业拓展市场,着力畅通产业链,推进满产超产。为促进钢材、水泥生产企业和省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对接,福建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落实保障导向,做好施工材料储备。

  湖南省着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扎实做好征地拆迁、水电接入、用地用能、资金落实等工作,增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推动在建项目加快进度,尽快实现满负荷建设;推动新开工项目加快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进一步强化重点项目金融服务和配套支持。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在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湖南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安排等方面对相应项目优先支持,并会同省财政厅倾斜支持申报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浙江省统筹重大项目土地保障,预支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指标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报批,允许土地出让金延期缴纳。加强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鼓励依法合规分别采用专项债券、“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方式,重点支持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政府公益性项目,允许将专项债券资金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统筹能源要素保障,适当放宽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各设区市新增用能指标应当优先保障大湾区新区、万亩千亿、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等重点产业项目。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积极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搞好服务,实施复工开工项目疫情防控专项补助等7条、优惠水电气价格等13条、开展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日调度、周通报”等务实举措,强化用工、用地、用能、材料和疫情防控物资等要素保障,协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协同,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

  抓项目稳投资,管理服务持续创新

  抓项目稳投资,管理和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推进和创新。各地加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服务,开展“不见面”核准或备案服务,推行“容缺审批”办理模式。

  江西省把抓项目稳投资作为对冲疫情影响、加快经济复苏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取得良好成效。坚持精细化服务,通过网上办理、线上专家审查会等方式开展“不见面”审批服务,办件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2%。大力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制”办理模式,将41项审批事项、涉及的255项申报材料列入“容缺”范围,允许项目单位书面承诺、审批部门先行办理,大大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积极创新“不见面”招商方式,成功举办网上招商推介活动150多场,线上签约项目714个,签约金额达5763亿元。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充分发挥投资增长对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支撑作用,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建立企业投资项目远程核备绿色通道。依托湖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不见面”核准或备案。实行容缺受理、先建后验。同时进一步强化重点建设项目调度服务。各地对重点项目派驻联络员,做好开工复工的精准帮扶。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建立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开展“不见面”远程审批服务。进行网上收件、网上审批和网上出件,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投资项目事项网上办理、网上查询、下载批文,审批人员不得要求企业到办事中心提交材料或办理投资项目相关事项,通过远程安全便捷办理。稳妥推行承诺制审批。各设区市负责制定本区域内实行承诺制的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单和负面清单,对已经实施区域评估的审批事项原则上可全部实行承诺制。实施容缺受理、优先审批。对涉及疫情防控的建设项目用地、用矿、用海、用岛、用能,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即收即办;对急需开工建设的项目可容缺受理、先办后补;需提交纸质原件的,可先提供电子材料进行办理并以电子盖章批准件为批复依据,疫情解除后再补交纸质原件,暂缓提交审批归档纸质材料。(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杨虹执笔,记者吴承坤、孙弋弋、富庆熙、华斌、王斌、张自芳、李平贵、黄金全以及见习记者李应松参与采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