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各地CA不互认、需重复办理 如何让企业减负“不闹心”?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  作者:    阅读次数:2864  发布时间:2020-04-15

  在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大背景下,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如何真正为供应商减负,再一次成为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话题。

  “目前,全国各省、市、县(区)招标投标平台多,很多平台CA都不互认。办理一个CA,费用在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我们公司就办了四五十个CA。每年,供应商办理CA需要开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说,管理和维护也很麻烦。有些地方可能供应商一年也投不了几个标。”4月8日,浙江一电梯企业投标负责人向《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反映,常年奔赴在全国各地一线投标,CA的办理和管理使用带给他们诸多困扰,亟需相关部门能够解决他们的痛点问题。

  那么,全国的CA办理和使用现状如何?是否一个平台只能使用一个CA?如何解决CA不互认的问题?CA能否实现省内,或者跨省乃至全国互联互认?《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采访了10多个地方相关负责人。

  企业“闹心” 多地省市县CA办理和使用情况不一

  根据《电子签名法》和《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相关要求,以数据电文形式,参与招标投标交易活动的供应商需要办理CA。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运营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验证初始录入信息的真实性,并确保数据电文不被篡改、不遗漏和可追溯。这就需要CA数字证书来实现。

  《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查询工信部官网,目前,全国共有48家依法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机构,经济发达省份电子认证服务许可机构相对较多,可为供应商提供数字证书(CA)业务办理服务。例如,北京有9家、广东有5家,有江苏3家等。这些机构下面,还有很多具体承办CA 事宜和提供相关服务的公司。

  全国各地CA办理使用现状如何?《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调研和采访10多个省市相关负责人。

  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鲁占全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投标供应商进入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初次注册用户需要办理一个河北CA即可。自2019年上半年起,河北CA不仅是在招标投标领域实现全省通用,在工商、税务等领域同样通用。

  不仅如此,为方便供应商参与项目投标,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支持河北CA,也支持北京CA、山西CA、联通CA,四种CA证书实现了互认。办理以上CA的外省供应商都可以在该平台进行招投标活动。

  安徽(区域)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由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办,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合肥、铜陵、宿州、阜阳及淮北5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建设。参加安徽省本级及5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投标的供应商,均可申请入库。参与上述5个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项目,供应商只要办理一个CA即可。从而实现“一处办理、5地互认”,外地企业参与采购项目,不用再重复办理。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市县区一体化的电子交易系统。该系统的CA是安徽省内五城市互联互通的。”合肥包河公共资源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水兵说道,CA类似是市场主体库参与交易的身份证明和防篡改工具,通过这把小小的介质,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互联网放心的参与网上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有效降低投标人线下的交易成本。

  “江西省CA是全省通用的,参与江西省政府采购项目的供应商,只需办理一个CA即可。”江西省级单位相关负责人说道,从2012年开始CA全省通用,由江西CA数字认证公司负责办理。并且,2012年,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整合到公共资源交易系统,因而在建设工程领域,江西的CA也是全省通用的。

  “目前,在河南省,我公司的CA证书已经通用,覆盖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十五个市及九个直管县,基本覆盖河南省80%的市场。供应商参与以上地方投标,只要办理一个CA即可。”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段道臣说道,如果剩余三个地市也使用他们的证书,全省就通用了。

  西部安全认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CA事业部经理尚跟平告诉《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早在2016年,供应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参与项目投标时,只要办理一个CA即可,全区通用。并且,在工程采购以及药品采购领域同样通用。

  CA互认技术可实现 牵扯部门利益需国家推动

  当前,全国各地的CA实现互联互认,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各地标准不同,办理CA收费也不一样,涉及到很多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需要从国家层面来牵头推动此事。”鲁占全说道。

  目前,全国范围内CA互认缺乏标准,供应商参与全国各地的投标,确实存在需要办理多个CA的现象。李水兵说道,相信随着国家不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统一规范建设,最后会实现市场主体参与各地交易活动,一个“身份证”全国通行。

  为了网上交易安全进行身份认定,要求供应商办理CA。多个CA问题是多年前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以前也提过建互认平台。某省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后来再就想通过交易一张网覆盖所有CA,但解决不了其它行业的应用、多头发证等问题。

  要想减轻企业负担,他建议可以尝试在当地交易平台实行CA互认,但可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还可以考虑建专门为市场各区域各行业服务的CA互认平台,承担解决全国各CA技术对接等问题。

  段道臣认为,实现CA全国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仅在技术和标准上有一定的困难,还涉及系统厂家、签章厂家等问题。目前来看,可以先尝试实现各省内统一。

  而尚跟平则认为,“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全国不同交易平台CA交叉互认难度不大。关键是如何协调和平衡,区域性CA机构利益及权责,这可能就需要国家层面来牵头推动。”

  一位CA认证机构负责人说道,其实,CA互认对互联网技术而言不是问题,已经有些省市交易有平台对CA互认了,只要相关部门抱着开放、简便、高效心态处理,就一定有办法解决。

  “ CA互认从技术实现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关键要协调好相关平台彼此之间的衔接和管理。”一位省级CA数字认证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原四川省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黄静看来,首先,目前,一些地方出现的重复地办CA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供应商的成本。给供应商在进入市场时设置了一些不必要的关口,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其次,从深层次来讲,应该是解决全国统一市场构建的问题。那么现在从形式上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黄静认为,实际上可以通过一些开放端口,或者是互认的方式来解决。比如,现在使用的健康码,像湖北、广东、上海和四川都可以互认,也是可以采取一些非实物CA认证的方式。

  为何一个地方一个CA?这个可能还有一些局部的利益在里面,比如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等。这些不利于统一市场的构建和简政放权。特别是当前疫情之下,更应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减轻供应商的负担。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破解?在诚信体制的大环境下,应以供应商的信用体系建设为主体。作为一个供应商,其营业执照、信用信息等应该是全国统一公开透明的。“在这个系统和基础上,构建一个全国通用的,类似认证码之类的东西。我认为有利于解决供应商投标成本增加的现状。从更深层次来说,也进一步打通了全国各级各类交易系统的互联互通的问题。”黄静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