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撬动新增长 多领域迎万亿蓝海

来源:金融界  作者:    阅读次数:812  发布时间:2020-11-16

  四季度经济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近期,有关部门和地方密集发声,强调要更大力度挖掘新经济潜力。

  新基建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中央政策导向和优异表现,各省份四季度加速落地“新基建”项目。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四季度新基建或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政策扶持,预计投资规模将环比持续增长。

  与传统基建不同的地方在于,新基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局限在投资规模上。“新基建内涵丰富,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新基建的投资规模之于传统基建相对较少,但新基建的发展为其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基础条件,同时也为各类技术创新提供市场空间,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带来全产业链机遇

  从中央密集部署到市场热捧,新基建成为中国2020年经济领域的高频热词。

  在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的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就“新基建”概念和内涵作出正式解释,新基建的涵盖范围得到明确扩大。

  官方信息显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其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含2018年提及的四大点均包含在此范畴内,此外,还点名了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其二是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其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与此前市场流传的“七大领域”相比,官方确定的新基建外延大为拓宽,业内认为,未来新基建将带来的是全产业链机遇。以5G为例,《中国新基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5G网络建设累计达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累计投资超3.5万亿元。置身其中的电信运营商、信息通信业设备提供商等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机会迎来投资机遇。

  与传统基建时期不同,新基建将给予民营企业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赛意企业研究所研究部主任唐大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基建带有明显的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多民营企业掌握核心科技,另外,在新基建建设后期,民企对市场的适应性也会更有优势。

  例如,腾讯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5000亿元,重点用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研究,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等多家公司也已有布局。而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其他各个细分赛道上,也有不少新兴公司崭露头角。

  5G成各地新基建标配

  随着官方对新基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码,各地新基建建设也按下了加速键。

  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四季度以来,山东、四川、广西、上海等多地召开了新基建动员大会,部署相关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地方均以2020―2022年为一个周期,力争通过三年时间让当地的新基建投资取得较大进展。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各地发布的新基建三年行动规划发现,5G成为各地发展新基建的“标配”。

  例如, 广州市提出,到2022年,广州要“成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全国首批5G商用试点城市和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累计建成5G基站8万座,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培育200家5G应用领域创新型企业”。

  11月5日,“广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大会暨首批重大项目开竣工仪式”在南宁举行。会议称,截至2020年10月31日,该区已累计完成建设5G基站24256个,超额完成2万座基站的年度计划任务。

  5G成为各地新基建的绝对主角。李晓华指出,其原因在于相对于前几代通信技术,中国在5G领域,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因此推动5G相关新基建的发展,难度较低。此外,5G可以带动的产业链广阔。“从长期来看,5G建设是各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任务。”

  赋能传统重点领域

  通过新基建赋能传统重点领域,也成为不少地区发展新基建的重要抓手,多地都选择通过建设宽带网络、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产业,对交通、能源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例如,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强调,要稳步推进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施:开展车路协同试点示范、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交通枢纽服务设施智能升级;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将致力于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持续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构建“泛在连接、高效协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李晓华指出,新基建为传统重点领域提供产业升级的技术支撑,此外,新兴技术诞生后,需要有应用场景进行落地,才能迅速进行商业转化,而依托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将为新基建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新基建虽然在今年成为热词,但在过去,发展新基建其实早已成为不少城市发展战略之一,全国已有多地发展出以新基建相关产业为特点的城市形象。例如,在大数据方面“先声夺人”的贵州提出发展以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的“中国数谷”等。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基建,要关注到对技术创新软硬件配套的建设,既要支持人才的发展,也要关注到相关其他产业的发展,才能形成利于创新的产业集群。”李晓华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