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电子剑 把好“五道关” 斩断招标投标腐败利益链

来源:今日公资交易信息  作者:    阅读次数:482  发布时间:2022-09-21

  专家评审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项目中标归属,是招标投标腐败案件的“易发区”。记者从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紧盯专家评审环节,不断推进电子化创新,通过“物理隔离、智慧评审、自助评审”等措施,使评审专家与各方交易主体“零接触”,有力地斩断了腐败利益链,维护了招标投标的严肃和公正。去年以来,完成交易项目11000余宗,交易金额2000多亿元,没有发生一起腐败案件,各方交易主体“零差评”。

  刷脸登录,严把“入口关”。该中心通过省专家库“盲抽”专家,抽取完成后,采用语音自动、短信确认等方式,“点对点”通知专家,直至开标后方可打印名单,专家信息完全“背对背”,除本人外他人无从获知。中心启用智能信息采集系统,评审专家自助刷身份证进行信息采集,进入评标室后“刷脸”完成身份确认、系统登录等操作,全程与各方参与人“不见面”,有效避免了专家信息泄露。

  物理隔离,严把“接触关”。在专家评审环节,有关人员进出评标打分现场,有机会与专家接触,不易受监督,专家打分易受影响,甚至会滋生“灯下黑”现象。该中心研发了“云视通”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见证平台,通过摄像头和拾音器,对评标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督,“全程留痕”并自动存入电子档案系统,将一人只能监督一个项目的传统模式升级为可监督多个项目的新型数字见证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实现了评标现场除专家外“零进入”,解决了近距离接触可能产生的“作暗示”、“打招呼”等难题。

  远程异地评审,严把“时空关”。按照专家抽取规定,根据区域不同,抽取专家时间到开标时间有2至48小时的“时间差”,存在监督“空窗期”,加之现代交通发达、联络手段多样便捷,为投标方私下联系专家提供了“可乘之机”。该中心积极推行远程异地评审,在全市、全省、全国不同地点设置评审终端,在同一时间抽取专家后,专家即到最近的交易中心参加评审,从而弥合了“时间差”,让投标方彻底失去联系专家的机会,极大地降低了廉洁风险概率。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实现市域内市与县、县与县之间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完成交易项目637个,完成与省中心和大部分省内地市远程评标评审项目24个,并与杭州、成都、徐州等国内10余个城市开展了远程异地评标合作。

  智慧预警,严把“公正关”。为追求中标,个别投标企业“拉拢”评审专家,形成“权力寻租”,造成专家异常打分,影响了评标结果公正性。该中心研发“易博士”智慧服务机器人,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投标数据进行自动侦查,比对电脑上的IP地址与MAC地址,迅速识别投标报价文件中的异常情况,防止围标串标行为。对高于或低于打分平均值20%的特殊情况作出预警提示,降低专家“自由裁量权”和打分随意性,有效遏制了投标企业与评审专家“私下合作”导致的“打分偏向”,确保了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

  在线支付,严把“金钱关”。评标结束后,传统评审费主要由代理公司向专家直接支付,容易出现多发评审费行贿专家、通过支付结交专家、专家以费用“作暗示”等不廉洁行为。该中心在国内同行业率先开发使用了专家费在线支付系统,评标结束即可“秒支”,避免了代理机构与评审专家的直接接触,解决了发放无票据、标准不统一、评审专家超标准索要劳务报酬等引发的廉洁问题。系统研发至今,共发放评审劳务报酬1254笔,金额100余万元,为打造“公正、规范、高效、廉洁”的交易平台提供了保障。

  来源: 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今日公资交易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