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国先
一、个人简历:
  所属单位:驿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从业时间:36年
  公司职务:项目经理
  毕业院校:厦门大学
  学  历:本科
  职业资格:注册造价工程师证书
  职  称:高级工程师
  学术专著:1部
  发表论文:3篇

二、个人业绩:
    2021年造价咨询项目总合同额:319万元
    2021年造价咨询项目数:94个

三、个人先进事迹
    本人一直从事造价咨询相关工作,履约过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中主要项目有鼎升·百年康苑工程二标段(4#-6#楼、车库)造价咨询、同新路(五显-同翔大道段)改造工程和同新路(同安东路-同翔大道段)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造价咨询、超精密集成电路柔性载板基材及相关模组设计、研发及生产项目造价咨询。

四、对行业发展的建议:
  内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是人力智力型企业,人才是核心要素。我们当前存在的人才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难找、员工职业化程度低、诚信度低等状况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缺口较大,造价咨询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无论是清单编制、驻场跟踪审计还是结算审核,为满足业主方时限要求,其工作必须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到目前为止,我们造价咨询企业大部分都是依赖外部招聘的方式引进人才,自主培养一直被业内认为成本高、见效慢。优秀人才难找、低端人才成长慢是每个造价咨询企业都深有感触的,很多企业负责人都感叹公司成了“新手培训学校”。由于造价咨询行业的特点,设有专门人事管理的造价咨询公司并不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相应的经验,因此人才的流失、人才的短缺和员工的频繁流动正日益成为制约造价咨询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从业人员的职业化水平总体偏低,目前的职业化技能水平无法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应该是富于创造性的,按照国际惯例,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专业人员应该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兼有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现阶段低水平、低层次的服务,不足以吸引高学历的人才,从业人员素质远不能与行业发展的需要相对等。这也是造成从业人员职业化水平总体偏低的主要原因。现在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工作量普遍较大,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并且在工程造价行业普遍的“底薪加提成”绩效模式下,造价人员的收入与所完成的工作量是成正比的,因此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参加过培训的人员往往认为培训内容偏重理论不够实用,不解决实际问题,结果就使继续教育变成了走过场。这种注重眼前利益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造价从业人员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不利于造价咨询企业今后工作面拓宽与发展新的业务领域。
  三是人才的诚信问题也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人才的企业忠诚度不足,企业想要保持与优秀从业人员的长期雇佣关系相对困难。现行《劳动法》下的劳动合同对员工的诚信约束力非常低下,人才失信的成本小,给企业持续经营、人才长期发展规划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由于造价咨询业务的专业性特质,特别是在变更多、材料更换多的项目上,造价人员对项目的造价结果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