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7国际通信展:两个主角 一大趋势
来源:eNet硅谷动力 作者: 阅读次数:1584 发布时间:2007-11-20
热闹了近一星期的第16届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即将于明天落下帷幕,为期五天的展会,除了牵动运营商和厂商的神经外,也让业界大大小小的媒体忙了个人仰马翻。
作为通信乃至IT产业当仁不让的年度盛会,历届通信展上,参展企业们都会憋足了劲,施出浑身解数来吸引观众以及潜在客户的目光。今年当然也不例外。而几天看过来,本届通信展可称得上是“两个主角,一大趋势”。
TD闪亮登场
自2003年起,中国3G标准TD-SCDMA就成为每届通信展上的抢眼亮点,到了全国十大城市TD商用网络建设全面铺开的2007年,TD的风头则更加强劲,再度荣膺本届通信展的第一主角。
与往年展会以基站、天线等网络设备为主要展示内容不同,今年的TD,展现出的是其更加亲近的一面--包括手机终端、HSDPA、网络优化及测试工具、多种新应用新功能等在内的TD-SCDMA产业链各环节阵营都在展会上有精彩亮相,而这些以往相对弱势的环节的日益强盛,也昭示着整个TD产业链条的成熟稳定。
纵观整个展会,“手机电视”、“双模双待”、“智能”等词汇,充斥着各个展厅。多款具备这些功能的TD终端打破了所谓的TD商用“软肋”,而HSDPA的演示,也成为展会的亮点。与之同时,信产部再次重申的力挺态度,也让TD在本届展会上出尽风头。不过正如信产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张新生所言,TD-SCDMA的成功与否,还是在于应用能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因此上,产业链上的各个角色“依然要有紧迫感”。
运营商风头强劲
今年通信展的另一个主角,当属电信运营商们。这样说的理由,源于两方面,一是运营商自身的高调和强势,另一方面则是出自产业中其他厂商对运营商的“众星捧月”。
从开展第一天起,中国六大电信运营商跻身的一号展馆就保持着热闹非常的局面。面临转型的中国运营商们,此番展示的重点都放在了各自打造出的ICT客户品牌上,包括中国典型的“商务领航”、中国网通的“宽带商务”、中国联通的“联通商务”等等,都被包装一新,在展会之上“发光”;而另外,与奥运相关的种种业务,也成为运营商吸引观众眼球的地方,包括移动的移动奥运票务、手机奥运场馆查询等应用和网通的奥运通信指挥系统,都让不少人伫足观看。
另一方面,其他厂商对运营商的重视也将后者推上展会的主角地位--展会上,大部分技术服务解决方案以及产品开发设计,都是为运营商们而准备的“盛餐”,除了姑且算作面向终端用户的手机类产品外,服务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级用户的产品和方案并不算多。其实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在通信产业中,运营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手里拿着的钱,也是远远优厚于企业及个人用户的。不过虽然如此,企业级通信展示的薄弱,包括思科等企业级设备商的缺席,也让本届通信展略显遗憾。
此外,NTT、SK电讯等来自国外的运营商们所带来了的特色业务展示,也不乏亮点与值得借鉴的地方。
“融合”还是大趋势
说完了主角,再来看趋势。在笔者看来,今年通信展的趋势和新意,主要仍然体现在“融合”这个老词上面。
提及“融合”,本届通信展给记者最深印象的,是IPTV和视讯业务的融合。对视频会议、企业语音等业务进行融合的“统一通信”已经不再是热点,包括思科、AVAYA、惠普等厂商,都各有产品问世并应用口碑良好,但在现有的统一通信系统之上,将IPTV以及安防监控系统全部融合进来的成型系统并不多见,而在本届通信展上,记者看到了不少厂商都在进行这样的系统的演示,而且效果非常不错。可以推测,以往单打独斗的IPTV搭上“统一通信”这趟快车,不能断言这会带来多么大的市场份额,至少又是一条新出路。
IPTV只是体现大融合思想的数字家庭的一角。实际上,大到通信与IT的产业融合,小到即时通讯与手机终端的业务融合,在本届展会中,融合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
但也不可否认,与前两年通信展的火爆相比,2007通信展显得更加冷清平淡一些。与很多参展回来的通信行业朋友交流,大都感觉展会内容没太多新意。不过话说回来,也许这正是说明产业更加成熟、理性和冷静吧,“淡一点”,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相关推荐
展会热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