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时重庆”交通圈基本建成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作者: 阅读次数:68 发布时间:2025-10-15
记者从10月13日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5年来,重庆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年均投资超过1000亿元、增长约6%,“十四五”规划的28项主要指标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等22项指标已提前完成,剩余6项指标都将在今年年底全面完成。
综合交通网规模超19万公里
重庆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何庆介绍,“十四五”期,全市综合交通网规模达到19.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新增约1.4万公里,“2小时重庆”交通圈基本建成,基本形成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和广泛的基础网。
高铁飞驰澎湃山城发展活力。“十四五”期间,重庆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130公里,其中高铁达1356公里,较“十三五”末增加517公里,渝东北、渝东南相继实现了高铁零的突破。
公路提质增效,筑就发展坦途。“十四五”以来,重庆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300公里、较“十三五”增长38%,通车里程达4702公里,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新改建普通公路2万公里,实现87%的乡镇通三级公路、98%的村民小组通硬化路。
水运民航飞速发展。重庆构建了以水运为核心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全市可通航1000吨级以上船舶的航道达到114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2.3亿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建成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和T3B航站楼,以及万州、黔江机场T2航站楼,全市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到8408万人次,较“十三五”末增长81%。
多式联运体系助“重庆造”穿山越海
衣食住行是群众的基本民生。“十四五”以来,重庆围绕“成渝1小时通达、市域2小时畅行、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目标,持续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在链接全球方面,重庆织密空中丝绸之路,实际在飞国际(地区)客运航线35条,覆盖全球主要地区;在联通全国方面,建成郑渝等7条高铁,新开工成渝中线等5条高铁,加快实现高铁1小时到成都、3小时到周边省会、6小时到北上广;在畅联市域方面,建成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黔江至石柱高速公路等项目,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到渝东南、渝东北2小时可达,渝东北到渝东南高速公路直连。
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有力保障了“重庆造”穿山越海。重庆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产业园区中有60%具备铁路运输服务,规划的10个铁水联运港已建成投用7个;试点开行“千里轻舟”货运班轮航线8条,助推江铁海联运发展,有效降低相关企业物流成本;创新打造“邮运通”城乡寄递新品牌,快递从县城到农村配送时间压缩到1天以内,部分区域实现“半日达”;创新“无人机送快递”等寄递新模式,搭建起“天上飞、地下跑、村里通”的城乡立体物流网,降低农资运输物流成本20%以上。
绿色智慧转型初见成效。5年来,重庆建成一批智慧高速公路、智慧航道,高速公路收费站通行效率提升20%,嘉陵江、乌江船舶过闸时效提升30%以上;淘汰老旧营运货车2万多辆,中心城区新增及更新电动公交车、出租汽车占比达100%,实现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
相关推荐
最新行业动态热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