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购小姐自曝电视购物黑幕 "钻石"项链是地摊货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阅读次数:2748 发布时间:2008-11-05
法制日报11月5日报道
钻石比电视上小十几倍
李女士下了订单。几天后,她收到了邮局送来的快递,说是“货到付款”,但其实是“先付款才能看货”。
李女士先是给邮局送货人员打电话要求退货,但被拒绝。她又十几次拨打销售公司的电话,工作人员除了不承认此事之外,就是沉默无语,对于退货的承诺更是避而不谈。一气之下,她开始投诉相关部门,在包装盒上发现该公司地址在天津,她还拨打了天津市的投诉电话,但都没有结果。
事实上,在乌鲁木齐市,和李女士的遭遇相同的人大有人在。
不久前,家住乌市米东区的徐先生通过电视购物购买了一部999元的手机,可包装一拆开,里面居然是一个手机模型。
家住乌市幸福花园的刘玉女士,上周通过电视购物花598元购买了一条金项链。她刚刚开心地戴了两天,金项链就变成黑项链了,不仅染黑了刘玉的脖子,还让刘玉患上了过敏性皮炎。
导购小姐自曝内幕
令众多消费者频频上当的电视购物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一位曾经的电视购物导购小姐向记者揭开了真相。
今年25岁的董蕴是乌鲁木齐市人。去年6月,从上海信息技术学院毕业后,去湖北投奔男友,并在当地一家贸易有限公司找到了推销员的工作。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工作人员却有近百名,而且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才能上岗。这些因素让董蕴觉得这家公司很正规。
董蕴发现,公司虽然在湖北,但是对外公布的地址却是上海的徐家汇,而培训7天,对于每一种商品的介绍她已经熟记于心,却没有见过任何一件商品。开始正式工作了,60名导购员被分为5组,每天都要按组进行销量排名,争夺奖金。每天开工前,所有的导购员都要被集中训话,领导带头大喊“好!好!好!”,以此振奋员工精神。
因为没有见过任何商品,却要每天上百次地向顾客推销这个东西有多好,董蕴感到有些为难。而收到货品的顾客,常常打电话来质问产品质量,这让她渐渐开始怀疑自己所出售的商品。
从那以后,在向顾客推销时,董蕴心里都很矛盾,但是公司给员工们人手一份“固定答案”,导购员和客户的对话,要受到公司监听小组的严密监控,不按“固定答案”答复顾客的导购要扣钱。
公司配发给每个导购一台电脑、一部电话,电脑和电话是连接的,顾客拨打“400”电话进来时,电脑上就立刻显示出来电号码,资料就会被保存,如果有顾客犹豫不决,那么导购小姐会一直打电话到顾客同意购买为止。
“看着那么多顾客上当,心里真不爽。有时候,他们花成百上千元购买的项链、戒指,其实就是地摊货。”工作满3个月后,董蕴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回到乌市重新寻找了一份工作。
调查札记
乌鲁木齐工商局12315投诉中心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选择电视购物时,要事先掌握选购商品的相关信息,不可盲目听信广告中绝对化的承诺,尽量采用货到付款的购买方式,收货时应及时验货。此外,选择电视购物,最好选择在本地有经销商,有售后服务点的产品。售后服务承诺最好要有书面形式,此外,消费者还要注意索要和保存购物发票等凭证。
对于电视购物的种种陷阱,法律专家建议,完善广告法是当务之急。
GNDT热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