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铜业展 :环保、节能引领产业趋势

来源:  作者:    阅读次数:3464  发布时间:2011-06-24

 ● 2011中国国际铜业展览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闭幕,来自日本、美国、瑞典、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铜业企业集中展示了铜加工技术、材料、设备以及纯铜制品

  ● “十二五”期间中国铜加工业发展方向明显:精细化、专业化、产业化  

  亚洲最大铜业展——第五届中国国际铜业展览会(CuChina2011)于2011年6月21日-23日期间在上海举行。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200余家知名铜材企业参展,同时,一批环保节能的产品技术也纷纷亮相。

  对于以导电为特征的最大功能材料加工业——铜加工业来说,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据了解,近年来,中国铜加工材品种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紧密结合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需求中,新产品、新材料开发成果显著,传统铜加工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铜加工材的转变,向高精度、高性能、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且许多产品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山东阳谷打造中国北方最大铜生态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科技创新,这是国家对铜加工业的要求,也是铜加工业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展会期间,山东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暨铜产业发展推介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及中日铜加工技术论坛、2011中国铜业技术创新奖评选活动、2011上海废金属峰会等活动同期举行。

  山东省阳谷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田中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是山东省首家批准创建的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并于今年2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论证,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7平方公里。该园区以祥光铜业为龙头,计划用5年的时间,创建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铜加工研发中心”,开发矿山和再生铜相结合的“双重资源”,打造铜冶炼、铜精深加工和再生铜资源利用“三大基地”,建设以铜冶炼废气、废渣和阳极泥为主要原料的“三条循环经济链”。届时,将形成年产90万吨阴极铜、60万吨铜精深加工产品、20吨黄金、600吨白银、1000吨稀有金属、30万吨铁合金及35万吨再生铜的拆解能力,年主营收入超过千亿、利税过百亿,发展成为以生态高效、全产业链及循环经济为特色的中国北方最大的铜产业基地

  据了解,山东阳谷祥光铜业年产阴极铜40万吨,“十二五”期间产能将达到90万吨,是国家批准准入的七家大型铜冶炼企业之一。它是继美国肯尼柯特公司之后,第二个采用“闪速吹炼、闪速熔炼”技术的铜冶炼企业,并以其生态、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被环保部评定为“十大国家环境友好工程”之一;被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评定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目前,祥光牌高纯阴极铜已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成功注册。同时,祥光生态工业园内规划建设了“再生资源加工区”,计划通过进口国外的矿石和国内再生铜利用两种渠道保障企业的原料供应,拓展铜产业发展的空间。

  雄厚的资源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广阔的市场前景,是阳谷铜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我国铜冶炼深加工企业呈现明显的“南强北弱”格局,在国家批准准入的七家大型铜冶炼厂中,江北仅有山东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一家,该公司年可生产阴极铜60万吨,在境外取得了一定的矿产资源。在加工上,全国80%的铜加工企业在江南,而市场需求相对均衡,抢先布局江北、布局阳谷,抢占制高点,已成为铜加工企业的首选。阳谷境内蓬勃发展的50余家电缆生产企业,更为铜加工企业投资兴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目前,山东阳谷着眼于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铜产业基地,高标准规划了山东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铜及铜制品加工项目给予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提供全方位服务。

  技术创新  引领铜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这一年我国铜加工材总产再创历史新高,突破1000万吨大关,达1009.27万吨,同比增长13.60%。展望“十二五”期间中国铜加工业发展,精细化、专业化、产业化将是其重要方向。专家指出,中国铜加工工业必须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短流程、节能、减排、自动化、连续化生产工艺,发展利用再生铜的资源直接生产铜加工材技术,以确保中国铜加工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济运行局、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国际铜业协会(中国)、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等机构对本次展会给予了高度关注。众多知名企业也在展会期间拿出了自己的“绝活”。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在精密铜管加工领域取得了瘦高齿、交叉齿等13项专利技术及6项专有工艺技术产品,其“鲸龙”牌内螺纹铜管在国内产销量第一,今年将继续参加CuChina2011,为大家展示精密铜管的创新发展之路。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携旗下新合资的鑫古河金属(无锡)有限公司共同亮相。目前,鑫古河金属拥有中国仅有一条中外合资从熔铸—压延—电镀—分条的完整的高精度铜带生产线。而安徽鑫科新材料则主持编写了国家标准GB/T26301-2010《屏蔽用锌白铜带》及国家标准GB/726007-2010《弹性元件和接插件用铜带》。

  随着近年来中国高精度铜板带项目火热进行,世界一流板带材生产设备制造商意大利达涅利佛罗林DANIELI&C.officine、美国I2S,LLC、德国Andritz-Sundwig、加拿大迈格纳、法国FIVES DMS、日本SENDZIMIR也纷纷进驻中国,并借助中国铜业展平台传导“中国战略”。

  亚洲最大铜业展

  成国内外铜业交流平台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铜业部主任王碧文表示,近年来,中国铜加工材品种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紧密结合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中,新产品、新材料开发成果显著,许多产品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但目前中国铜加工工业大而不强,技术经济指标不够先进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规模不大,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技术水平及装备先进与落后并存,在整体实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此外,中国铜资源短缺、铜价和人工成本不断推高也使铜材制造成本增加,铜材国内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因此,作为亚洲最大铜业展会,该展会一直试图通过自己的参展企业和买家的邀请,以搭建一个行业内交流的最佳平台而努力。

  金川集团、阳谷祥光铜业、铜陵金威铜业、浙江宏马集团、宁波金田铜业、山东天圆、菏泽广源、河南九发高导铜材、上海潼天铜业、浙江兆隆合金、德国OTTO JUNKER、日本白山工业、韩国ISP、嘉善省全精密机械、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洛阳轴研科技、大连康丰、利曼中国、上海西波工业炉等来自日本、美国、瑞典、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铜业企业的铜加工技术、材料、设备以及纯铜制品企业均亮相本次展会。

  展会主办方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买家邀请工作,力争为供需双方搭建最大化的交流平台,其中包括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如上海德力西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广东松本电工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大全集团、阿海法集团、Datwyler、Asiatronix、上上电缆集团、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机电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金盘电气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九牧集团、常熟富士电机有限公司、山东省金曼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伊埃工业热交换器系统(芜湖)有限公司、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商事(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舒福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浙江正导电缆有限公司、年锋电缆(苏州)有限公司、上海崇明特种电磁线厂、上海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等,更有中天合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北整工程技术成套有限公司、江苏省铜合金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生田(苏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上海日立电线有限公司等超过20家单位组团现场参观。

分享到:

GNDT热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