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百年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来源:中国名企排行网  作者:    阅读次数:500  发布时间:2025-04-29

  北京红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都”)在近期举办的“2025(第五届)服装招标采购评价推介活动”中喜获7大奖项:“2025 服装供应商综合实力百强”“2025 服装领军品牌”“2025 政府采购服装十大品牌”“2025 服装团体定制十大品牌”“2025 西服(含衬衫)十强企业”“2025 服装质量标杆企业”“2025 服装数智创新标杆企业”。本次推介活动是由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名企排行网两大权威机构联合举办。

  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服装企业,红都源自百年技艺传承的红帮裁缝。红帮裁缝凭借精湛技艺声名远扬。他们在裁剪上注重人体结构,采用“推、归、拔、烫”等独特工艺,使服装更贴合身形;在制作上针法细密,做工考究。1956年为解决北京做衣难问题,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由上海迁京的最著名的20家红帮服装店联合组建而成。

  红都承担着为社会各界人士制装的重任。1984年为中国重返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队员制装。1990年为亚运会37国官员提供制装服务;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中,完成国旗、国徽等方阵服装制作;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国内外官员及志愿者制作超25万件服装;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中,承担了部分游行方队及指挥中心服装;2013年东亚运动会、2014年APEC会议及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分别为礼仪团队、志愿者及“女民兵”等方队定制服装服饰,持续以匠心制作彰显国家形象。

  传承 持之以恒,创新 永不止步

  “为国人制国服”的理念,贯穿红都发展历程,彰显深厚的民族情怀与使命感。红都始终秉持“传承 持之以恒,创新 永不止步”的企业精神,坚持“针针计较,件件精品”的质量方针,在服装制作上精益求精,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匠心,力求为顾客打造高品质的服装。

  在服务方面,红都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深入沟通了解穿着场合与喜好,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与信赖。

  红都的产品丰富多样,其中中山装和旗袍最具代表性。“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和“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被评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其工艺的独特性和传承价值。红都在传承经典、保留传统制衣工艺精髓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如创制了“宋雅集裳”系列服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展示了中式服饰的精湛技艺和创新发展理念。

  红都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设计、制作团队,以高级服装技师为核心,中青年技师为骨干。团队成员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为红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红都还设有若干个“大师工作室”,各位大师身怀绝技,屡获殊荣,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大师工作室不仅是技艺传承的平台,也是创新发展的源泉,不断推动红都集团在服装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数字化+老字号,展现新中式魅力

  红都在发展进程中积极创新,在产品、营销模式、合作方式与宣传推广等方面均有新亮点。推出2025秋冬“气序环生”系列,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通过数字化模拟场景,展现中式服饰的独特魅力。走进中国国际时装周、进博会等重要展会,不仅提升了自身影响力,还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红都。同时,举办和参与各类主题展览,以文化为纽带吸引消费者,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合作方式上,红都积极与各界合作,借助外部资源提升自身实力。宣传推广方面,除了传统的宣传渠道,也开始重视数字化转型和新媒体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扩大品牌知名度,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在未来发展中,红都将更加注重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传承是红都的根基,其“红都中山装制作技艺”“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需要不断传承和发扬。通过培养新一代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将传统技艺代代相传,确保红都的制衣工艺得以延续。同时,创新是红都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红都将不断培养创新人才,引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将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老字号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