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距离“合理回归”还有多远?
来源:中国钢企网 作者: 阅读次数:1423 发布时间:2012-03-06
近日推出的2012年“网友最关心的两会议题问卷调查”显示,在十大调查话题中,房地产调控以占总投票数14.92%的比例成为关注度第一的话题。当然,人们最关注的应该还是房地产调控的未来走向。
一方面,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促使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2011年下半年开始转向,房地产业进入新的去库存期。另一方面,此前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其形成的债务将陆续密集到期,这势必考验房地产开发商的短期偿付能力。
今年国家“微调”房地产调控目标,提出实现“房价合理回归”。那么,回归多少算“合理”?回归的空间有多大?
在“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梁季阳委员】按照现在的房价标准,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再降30%50%甚至更多也不为过,这里的泡沫实在太大。但是,土地财政依赖地价上涨趋势尚未扭转,房价回归空间能有多少?我看不能过早乐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委员】楼市调控不等于打压房价,更不等同于房价绝对下跌。我国除了几个房价过高的城市,大多数还是合理的。我不主张房价迅速大幅下降,牵扯的行业太多,整个行业急速回落国民经济会受不了,稳下来就可以了。一些房价不高的城市,小幅上涨也属“合理”。
【全国人大代表夏绩恩】房产税作为经济调控手段的一种,具有相当的先进性。应尽快扩大房产税的试点,但必须厘清对谁征?征多少?怎么征?要考虑适度减少普通住房者的税负,加大炒房者投资者的税负水平,不搞一刀切。
【四川遂宁市长胡昌升代表】东部楼市过热的城市已满足扩大试点条件,但在西部二三线城市推开还为时过早,一些小城市房价合理,让它推行房产税反而影响供求平衡关系。房产税不是行政命令,经济手段才更要体现灵活性。
房产税改革能促使楼市调控政策走向法制化市场化轨道,有利于更大范围内抑制投机炒房,也能缓解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突出矛盾,但何时推广要取决于时机是否成熟。
国际公认的合理房价与收入比约为6:1,我国一些城市已远远高于这一标准,京沪深房价收入比甚至超过15:1。不论房价回归或是回落多少,实现百姓“住有所居”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才是楼市调控的最终标准。(文中部分信息来源于现代金报、中广网)
相关推荐
GNDT热门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