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应用中医之感悟

来源:中国名企排行网  作者:    阅读次数:3178  发布时间:2014-04-30

  1、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和哲思是本原的,植根于我们元神(藏于脑)之主—太极之中,西方思维和科学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阶段植入我们的,主要还在识神(藏于心)这个层面,虽然我们也用洗脑这个词,但真正被洗脑是很难的(所以古语说洗心革面,而不说洗脑革面),年轻时正处于被灌注的时候可能还不觉得,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开始觉悟并反抗这种体用不一的状态,对这些外来文化和思维的排异或多或少开始出现。

  2、这些年的国学热、禅修热并不是追逐热点,是有根基的,来自于我们内心的自觉和自觉之后的追寻,以及一窥堂奥乃至登堂入室之后的喜乐,我在读中医典籍或者和古人相应的今人的中医著作时,就能感受到这种喜乐。

  3、自古文人通医,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君子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遵循的就是这个道,医道也是这个道,关于文人通医还有个通俗版的说法: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知行合一,是修炼的目标,按照这个道来起居饮食养生就是修炼的途径,阳明先生所说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正是对这种状态或境界的写照。

  第一部分主要想表达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于学习、实践中医是有很强的内在驱动的。

  4、有句成语叫明哲保身,我很认同看到过的一个解读: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此身不陷于罪戾为保身,此身不困于疾病亦为保身。人必先有明哲之天资及明哲之学问,而后能保其身也。仁人君子之存心,能养其生(能合于天道的圣贤是不需要医的),又欲人人皆能自养其生,然人不皆明哲保身,其养生之道有亏,不能不生病,于斯推广哲学之理,以创立医学,为不能自养其生者之赞助。这里既讲到了(中)医学的由来,也讲到了文人对医学的责任和担当。

  5、所以民国大医张锡纯先生认为:夫《内经》既为黄帝讲明医学之书,而必以哲学开其端者(前三章为上古天真论篇、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诚以哲学者,保身之学也,人必先能自保其身,而后能代人保其身。保己之身用哲学,所以哲理即己身之气化也;保人之身用医学,亦因先洞悉己身之气化,自能代人人燮理其身中之气化也。由斯知,哲学实为医学之本源,医学即为哲学之究竟。

  刚才探讨的主要是身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我辈(特别是禅群群友)和中医的骨子里的亲近,算是拉近距离,也算是开场白。

  接下来聊聊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在自学中医时的一些感悟,不成体系,供大家参考。

  1、 我们先看看托名吕洞宾的《医道还元》开篇的吕祖自序:“天地一道之所弥纶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盈天地皆道,即盈天地皆阴阳。人处其中,得天地阴阳之气以成形,并得天地阴阳之理以成性。性即道之所见端,不有道而形为虚器,不有形而道将安付。合天地之道而寄予人,皆各禀其全。但人自有生以后,物欲锢蔽,声色货利,日斫丧其本真,奸巧贪残,渐流入于恶道。道之不明于天下,所以有待于医也。然欲医道之不明者使之明,必先医载道之躯,使之安和而自适。盖人因知诱物化,耗其元阳之真性,继而愈趋愈下,举百端孽缘交集,日积月累,五气受制而不平,三元(元精元气元神)因是而破败,百病遂觉旋生。是人身之病,先由离道而致,故欲医道,不可不先医其身也。

  2、 上面这段话,照例是把医学上升到道的高度,也反映了古人所谓道须臾不可离的观念和思辨模式,同时也点出了中医的基本观念,即人身处天地之间,本身即一小宇宙,其气化(运行规律)完全符合宇宙的气化(运行规律),人禀天地之气化以生,人身之气化,即天地之气化,若于人身之气化不明,不妨即天地之气化征之,诚以人身之气化微而隐,天地之气化大而显也。“仰观天文,俯察地理,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运变无形而能化物,大矣哉,阴阳之理也。”正是中医的圣祖们创立中医学的写照,我从来不认同中医是“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而成的”正如一座高山,其骨骼必是天生而成,日积月累堆积其上的只能是尘埃和泥土。中医不是由经验积累而来,后世医家积累的是他们对中医道、法的理解和实践,是不断近道的努力和记录。

  3、 我学中医和大部分职业中医不同,我大约10年前开始自学,学的时候已经人到中年了,加上对国学略有基础(相对于中共建政后传统文化教育被铲除之后的人群来说),所以学习的途径和轨迹是不一样的,没背过汤头歌诀、药性赋,没看过西化严重的《中医基础》教材,更多的是从阴阳气化、五行六经方面学习和思考,凡事有利有弊,我会的方子不多,基本功不扎实,但也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门户之见,而且和自己对世间万象、平常日用的观察和体会相互结合相互印证,更能感受到学(中)医之乐,而且在对具体病人的整体情况的把握方面超出一般人的预期,偶尔有机会听中医高手分享体悟或跟诊,特别有感觉,收获比一般人大很多。我的自学中医之路绝对谈不上高明,反而有很多毛病,也有很多收获,诸君远比我高明,所以更加鼓励诸君学习中医。

  4、 刚才略微提到枝节和主干、分解和整体,这是学习中医,大约也是学习所有东方学问必然碰到的困惑,特别是对于现代人。武侠小说中经常描述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因为圆融浑通后功力和境界顿时上了若干层次,绝大部分人从先天的融通状态到了后天的不通状态之后,终其生无法打通身体和心性(其实是一体),而处在“隔”的状态,所以大部分人的学习和实践方式还是习惯于分解和分门别类,喜欢贴标签式的一一对应,所以比较容易理解西医,就如孩童喜欢口感甜腻的饮料,所以大部分下医(中医对中医中的下医德称呼,我估计占整体比例的80%)喜欢对病执方,开方时的思路必然是某药某药对病家症状甲、某药某药对病家的症状乙,等等,略懂一二的病家判断方子对症与否也是遵循这个套路。

  5、 西方的学问充满了分解,中国的学问中也不少,经典中为了方便表述而用分解的方式,比如易经的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便是以分解的方式,表示道、器的意义,其实写书的人自己心里是圆融的,但后人读书时多半便分解成两造了,程伊川和朱子便经常以分解的方式说心、性、情等字的确义,然而程明道却不喜欢这种方式,只喜欢从浑圆的境界上说,以免僵死在语言的分解上。明道破除了对语言的执著,即破除了分解上所显得分崩离析,进而把中心义理统统圆融起来,表现出浑伦的状态。学中医其实也应该如此学,或者说只有如此才能学到上乘的中医,可惜能这样教的老师近乎绝迹,能这样学的学生也少之又少,所以中医的现状和前景都非常堪忧,中医很难,但世界上哪一种上乘的学问不难呢?

  6、 中医的本质很上乘很通神很绝妙,但现实很贫瘠很支离很混乱,现实中合格的中医看看小病纠纠小偏还是没问题的,看大病大部分凭运气,所以建议大家平时注意以平和中正的方式饮食起居保持健康,有小病千万别硬抗,尽早就(中)医尽早纠偏,以免经常带病运行而酿成大病,得了大病,西医完全没办法,中医除了一大堆死症没有办法之外,其他的病理论上都能治,但现实中就完全要凭运气了,能否找到段誉,并且能否碰到段誉正好能使出六脉神剑的时刻就完全看病家的造化了。

  我并不反对西医,但对中国现在的西医很担忧。

  中国现在的西医除了受体制、风气等影响之外,还受到中国人近百年来不能以正常心态看待、学习西方文化的有点扭曲的心态影响。

  我相信西医中的上医也重视清理垃圾,而且在打苍蝇时会考虑得比较周全。而西医中的下医可能会用毒气、大炮来打房间里的苍蝇,把房子搞得一片狼藉而心无不安。同样,中医中的上医也不会置苍蝇而不顾(如果苍蝇确实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和破坏),同样会用高明的手段标本兼治。

  今天的中医确实有很多问题。

  7、 中医延绵(不能用发展)几千年到今天,形成了很多“执著”,主流分为两大类,而且相互对立,一类执著于两仪三才四象五运六气七损八益,一类执著于方证对应,前者视后者为草药郎中,后者视前者为故弄玄虚,前者觉得后者要沦为贴标签式的西医范式,后者担心前者的“唯心”在“唯物”当道的大环境下会使中医遭受无妄之灾。双方勉强同意“疗效”是检验思想和理论的主要标准,可是中医的“疗效”如何记录、确认、统计又是一个大难题。

  所有古代的文化到了现代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适应性的问题,西方的古希腊文化照样如此

  中医不是文化标本,是活生生的文化、体系和实践。

  可惜中国在近代遭逢三千年从未有之变局。对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中医更是首当其冲。

  8、 顺便再多说几句中医的流派,是个很头疼的问题,如果大家都能秉持开放的心态,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所认识和掌握的只是医道的沧海一粟,能看到自己的边界和局限,相互交流,倒也是好事,但现实中的情况大多是执著,囿于管见,看不到自己的边界,争执不休。关于破执,诸位是禅群群友,多有体悟,我这里鹦鹉学舌几句,笼统地说,破执著要从生活上作工夫,严格地说,破执著要从心上作工夫,此工夫必须化掉概念、观念的停滞或偏性,程明道的“无将迎,无内外”形容破了执著的心境,佛老都有谈破执而致浑圆境界,我自己更喜欢孔子所言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以及孟子说的“大而化之之为圣”。

  所以,人生无处不修行,功夫须在事上磨。

  佛经所谓:知而能行,理不废事;行而能知,事不碍理。

  9、 虽然一般而言中医更多源自道家,但我个人认为显存于世的中医更像是儒家,“仁”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仁”在中医中也是根本问题,引述一段程明道的学生谢上蔡的话:“心者何也?仁是已。仁者何也?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今人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谓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谓之仁,言有生之意。推此,仁可见矣。”,这一段话对体会中医的核心思想很有帮助,中医其实是体仁、助仁、复仁的学问和实践,在中医中非常核心的气机和经络只存在于活人身上,所谓人活一口气,一气周流。西医中没有“仁”这个概念,这也是中医和西医境界上的天地之别。中医的诊断、治疗本质上就是有活人之心(仁心)的医家围绕着对病家觉知和生机(仁)的体察、扶持、调谐和恢复。所以才会用“仁心仁术”来形容(中)医生。

  人禀天地之正气以生,受天地之和气以养,感天地之戾气以病。

  这是很多中医家都认定的,其实这正是儒家的语境。只有儒家才会当然地认定“正气”。

  夫医之为道,功补造化,治人疾苦,救弊补偏。

  10、 儒家对天理的理解也适合中医对医道的理解,医道本身即是天理,程明道说:“万物皆备于我,不独人尔,物皆然。都自这里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则能推之。虽能推之,几时添得一分?不能推之,几时减得一分?百理具在,平铺放着。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来依旧。”医道同样如此,明医庸医虽然在医道的推扩和显用上差别悬殊,但对于客观而完备的医道本身无增减,当然对于医道的隐显却很重要,决定了中医在人世间的兴衰。

  11、 中医的门派之争还突出体现在重阴和重阳之争,有说“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有说:“以火立极,以火消阴,滋阴降火杀人无算”的。两派之争由来已久,在初始可能只是中医大家们在特定的时空针对特定的疾病集中表现而着意强调的,发展到后面便成了门徒们断章取义、抱残守缺的争执。

  12、 谈到特定的时空,谈到因循相袭。有很多感触,因才疏学浅无以表达,特转录几段牟宗三先生关于宋明理学的精彩论述:社会上一些人讥讽理学家酸腐,理学初创时期的宋朝时的理学家都开明得很,中国的政治最专制最黑暗是明清两代,理学都是官方的理学,都是一味强调因循顺化的理学,变成了僵死的“以理杀人”的令人窒息的陈规旧例。理学家、道学家也变成了一个丑恶的名词。

  13、 儒家学问讲道德,道德不是拘束人,是讲创造,讲完成一个人的人格,没有真正的生命、阳刚的生命,不能讲这种学问。所以我们说儒教是阳刚之教、太阳教;佛老是阴柔之教。阳刚之气并不是从英雄的事功业绩讲,是从个人的道德人格讲,从内圣之学讲。从内圣之学讲阳刚很不容易,只有孟子的学问才能顶得住,中华民族的历史从夏商演进到宋朝,到了一个低沉的时代,宋朝于历史运会上是“重阴”,理学家在这样一个阴柔的政治背景时代气味之下,就是要提起阳刚之气。宋朝不看重孟子,而重孔颜,尽管程明道的智慧很高、很圆熟,但智慧要考气来支持,明道的气还不够,所以他欣赏颜渊,欣赏孔颜乐处。但明道达不到孔子的境界。

  孔子不令人讨厌,不教人觉得迂腐,孔子有阳刚之气,而又不像孟子那样露锋芒。孟子有阳刚之气,但太露锋芒,所以理学家不喜欢孟子,而又不能真正理解孔子。宋朝只有陆象山重孟子,表现阳刚之气,所以,陆象山不冷人讨厌。

  14、宋朝的历史运会是“重阴”(阴而又阴),讲学问就不能以阴的方式讲。以阴的方式讲就是阴中阴,朱子的讲法就是阴中阴,讲“涵养察识”、“格物穷理”都是阴的方式,是渐教。若只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无生命的开放,则结果是寸步难行。讲这种学问,要有道德的庄严,把道德的庄严引发出来,就能启发人的真生命。自然能非礼勿视听言动。若凭空只讲“居敬涵养”,这不是道德的庄严,只是教化上的养成和说教,官方喜欢的理学家就是这种理学家。顺便插一句,牟先生特别讨厌胡适,也是觉得胡适在一个阴柔的时代阴阳怪气,于大原则上大是非上不敢肯定,没有定见。

  这两段联想得可能有些远了,但是养生也好、治病纠偏也好还是要讲究一股“浩然之气”的,这也是生命的特质,真实的生命并不是一汪水波不兴的深潭,而是活泼泼、渴望创造、渴望终成的河流。

  所以西方人也讲:生命在于运动。(个人认为不在于经常的剧烈运动)

  15、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个什么时代?本体上是个阴柔的时代,夹杂着粘滞和躁狂(这个躁狂源自于阴郁,源自于失根之阳的漂浮),在这个时代讲中医也是需要讲阳刚的,讲宣通的,当然还要加上几分清凉。我大体上会首先从这个角度来判断一个医生的格局和见识。

  16、最后,关于中医的体系,简单介绍一下,试举两例:一是清代黄元御,他在《四圣心源》里开篇如此展开:卷一是《天人解》,依次铺陈—阴阳变化、五行生克、脏腑生成、气血原本、精神化生、形体结聚、五官开窍、五气分主、五味根原、五情缘起、精华滋生、糟粕传导、经脉起止、奇经部次、营气运行、卫气出入。卷二至卷十分别为:六气解、脉法解、劳伤解、杂病解(上、中、下)、七窍解、疮疡解、妇人解。

  17、系统学习过西医的已故江西名中医姚国美(1893-1952)于1929-1933年历时五年为其创办的江西省第一所中医高等院校—江西国医专修院撰写的讲义是这样分类的:太极生人论;人之阴阳从化滋长形骸合太极图说;十二经脏腑合八卦图说;五行生克;脏腑之盈虚消长以阴阳五行制化立说(肺、脾、肝、心、肾、胃、胆、大肠、包络、小肠、膀胱、三焦);经络起止(手太阴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手少阴经、手太阳经、足太阳经、足少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足少阳经、足厥阴经);奇经部次(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阴维阳蹻阴蹻);气血营卫;六经六气之标本从化;形骸部位之所属;六淫(风寒热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证象解;论证;四诊总义(望闻问切);治法八要(汗、和、清、下、吐、消、温、补);证治概论。

  首先谈太极、五行,是要讲明气化对于人的影响和相互感应,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规律。其次谈脏腑、经络,是要讲明人的构造以及体、用的一体两面。再次谈六淫、七情,从人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讲明致病的因素。最后谈那些具体而有代表性的病、症,剖析其中蕴含的医理,并通过医理推演发病的原因、演变的轨迹并预测后续的归衍。

  生者其常,病者其变,常之不明,变于何有?所谓知常达变也。

  习近平不久前讲过一句话:中医药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和智慧宝库的一把钥匙。就这句话本身而言,是很有见地的。

分享到: